沒有真正的閱讀導入的教學模式,無論其應試效果有多好,它都不可能持續(xù)地支撐學生自身的生命發(fā)展,更不可能完成培育新時代人才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全學科閱讀正成為當前中高考命題變化的重要導向,更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成長的基本路徑。 全學科閱讀,正在深刻影響并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推動著更多學校參與育人方式的變革,實現(xiàn)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诖耍?/span>5月18日上午,陳勵霞老師在高三(1)班開設了主題為“2022屆高三政治時政素材閱讀交流會”的校級公開課,這是一次課堂改革的實踐探索與創(chuàng)新。
陳老師本節(jié)課從“追根溯源--榜樣力量--時代同行”等展開教學,課堂環(huán)節(jié)設置新穎。課前,陳老師引導學生閱讀研究,準備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習近平的扶貧故事》、2022年全國兩會、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及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等相關素材;課中,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展示。陳老師融合高考題型命題特點,幫助學生樹立大閱讀觀,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在場聽課的老師們收獲頗多,一致認為學科閱讀是落實高中課程標準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是獲取新知、拓寬視野的關鍵途徑。 公開課之后,全組老師又迅速開展了“中學政治學科閱讀”主題教研活動。主講人陳勵霞老師作了“中學政治學科整書閱讀指導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主題講座。
陳老師指出,傳統(tǒng)知識點教學有三大弊端:一是無法形成對知識的本質(zhì)認知;二是難以提升高階思維能力;三是不能促成價值觀念的認同。隨著課程改革步入學科育人的核心素養(yǎng)時代,高考評價向素養(yǎng)導向轉軌,知識點教學已經(jīng)很難適應政治學科育人的新要求。那么,如何克服這些弊端走向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科大概念教學呢?這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去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陳老師還強調(diào)大概念教學的重要性,認為政治課要實現(xiàn)從知識點教學到大概念教學的轉變,需要有明確的幾點實踐思路。第一,解讀文本,提煉學科大概念;第二,緊扣大概念,優(yōu)選學科知識;第三,圍繞大概念,設計學習活動。 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改革深化要求我們從知識點教學到學科大概念教學,這不是簡單的語詞的變化,而是要求教學理念的變革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學科大概念教學并沒有否認知識點的作用,它尋求的是以大概念引領的核心知識點,以知識點支撐大概念。大概念教學,需要提煉最本質(zhì)核心的知識,需要對本質(zhì)核心知識的深刻領悟,需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入教材要求和課程標準建議的課外相關閱讀書籍、材料,才能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全面性、深刻性的知識體系并學會核心知識的遷移與運用。 陳老師最后闡述了中學政治學科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在思政課教師正確的整本書學科閱讀方法指導下,學生通過政治學科相關書籍的整本書閱讀,最大限度地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端正了三觀,助力自我更好成長。同樣,中學政治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政治學科素養(yǎng),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又有利于推進課堂改革,重構課堂,重建教學,達成教學相長的雙贏效果。
通過本次主題教研,政治組老師對政治學科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需要教師大量閱讀與之相關的書籍,也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全程參與。吳泓老師說:“對學生的學習做具體指導和示范,要扶上路,助一臂,推一把,陪一程。”唯有這樣,才能更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