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哲理中學高中新課程改革三年課程設(shè)置方案(試行)
【作者:教務(wù)處/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6-04-08】 【閱讀:
次】
【關(guān)閉窗口】
一、課程設(shè)置原則
課程編排遵循教育部《高中課程方案》、各學科課程標準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與教學管理指導意見》、《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16個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并立足于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的利用和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jié)假日)11周。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復習考試。每個模塊通常為36學時,一般按周4學時或2學時安排,可在一個學段內(nèi)或兩個學段內(nèi)完成。每周按5天計算,周總課時35節(jié),每天7課時,每課時45分鐘。課外活動1小時。
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lǐng)域都必須獲得一定學分,三年中必須獲得116個必修學分。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qū)服務(wù)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每人在選修Ⅰ中至少獲得22學分,在選修Ⅱ中至少獲得6學分,總分至少達到144學分方可畢業(yè)。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取向,鼓勵大多數(shù)學生在高中三年取得180個以上學分。
排課的有關(guān)原則及注意事項:
?。ㄒ唬?/span> 盡量減少并行科目,按模塊設(shè)計組織教學
1、系列之間、模塊之間、專題之間有遞進關(guān)系的課程,應(yīng)按順序開設(shè);系列之間、模塊之間、專題之間沒有遞進關(guān)系的課程,可平行開設(shè),以便學生選擇。
2、高一年級以開設(shè)必修課為主。
3、每個模塊課程的周課時數(shù)為偶數(shù),如每周2節(jié)或每周4節(jié),每周4節(jié)的選修課2節(jié)連排。
4、在教師人數(shù)和教室間數(shù)能得到保證的條件下,相同的模塊在高中三年的不同學段重復開,以便學生選修、換修或重修。
5、各學科按模塊教學進程在高二年上學期開始文、理分選,但各學科的文、理分選時間不求統(tǒng)一,至高三年才實行全部按文、理分選選修課。
?。ǘ┳龊帽匦拚n模塊教學安排,保證必修模塊的學習質(zhì)量
1、各學科的必修課在高一年至高二年上學期全部開出(政治科延至高二年下學期)。
2、必修模塊除語文、數(shù)學、外語、政治外,其他學科同一模塊可在同一學段開出完整模塊和半個模塊,以利學生根據(jù)個人能力和志趣彈性安排學習時間。
3、高一年級必修課模塊不排連節(jié),以適應(yīng)師生的原有習慣,符合心理學的記憶規(guī)律。
4、每位教師一個學段最多只可同時開兩個不同模塊,以保證開課質(zhì)量。
?。ㄈ┳龊眠x修課的組織與教學安排,滿足學生需要
1、學生選課以學期為單位。即一次選定本學期內(nèi)兩學段所有想修習的課程。學生選課在期末進行,學校在下學期開學前基本完成排課。
2、選修課模塊安排要滿足學生每學年在八個領(lǐng)域都獲取學分的需要。
3、應(yīng)滿足學生每學年在選修Ⅱ(校本選修)獲2個以上學分的需要,每人至少6個學分。
4、學生選課先按學校開出的課程選課,條件成熟時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提出選課要求,學校整合后開班人數(shù)一般不少于35人不多于60人。
5、高三下學期安排為高考復習時間,除體育課外不安排其他模塊課程
二、莆田哲理中學高中新課程開設(shè)方案(2013級試用)
1、高一年級課程開設(shè)計劃
學習領(lǐng)域
|
學科
|
上學期
|
周學時
|
必修學 分
|
選修學分
|
下學期
|
周學時
|
必修學 分
|
選修學分
|
第一學段
|
第二學段
|
第三學段
|
第四學段
|
語言與文學
|
語文
|
必修1
|
必修2
|
4
|
4
|
|
必修3
|
必修4
|
4
|
4
|
|
英語
|
必修1
|
必修2
|
4
|
4
|
|
必修3
|
必修4
|
4
|
4
|
|
數(shù)學
|
數(shù)學
|
必修1
|
必修2
|
4
|
4
|
|
必修3
|
必修4
|
4
|
4
|
|
人文與 社會
|
政治
|
思想政治1
|
2
|
2
|
|
思想政治2
|
2
|
2
|
|
歷史
|
必修1
|
2
|
2
|
|
必修2
|
2
|
2
|
|
地理
|
必修1
|
2
|
2
|
|
必修2
|
2
|
2
|
|
科學
|
物理
|
必修1
|
2
|
2
|
|
必修2
|
2
|
2
|
|
化學
|
必修1
|
2
|
2
|
|
必修2
|
2
|
2
|
|
生物
|
必修1
|
2
|
2
|
|
必修2
|
2
|
2
|
|
技術(shù)
|
信息技術(shù)
|
必修1
|
2
|
2
|
|
選修1、2 、3、4
(必選1個模塊)
|
2
|
2
|
|
通用技術(shù)
|
必修:技術(shù)與設(shè)計Ⅰ
|
2
|
2
|
|
|
|
|
|
藝術(shù)
|
音樂
|
選修1:音樂鑒賞(必選)
|
1
|
1
|
|
選修1:音樂鑒賞(必選)
|
1
|
1
|
|
美術(shù)
|
選修1:美術(shù)鑒賞(必選)
|
1
|
1
|
|
繪畫、雕塑、設(shè)計、工藝
(必選1個模塊)
|
1
|
1
|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教育專題(必選)
|
田徑系列(必選)
|
2
|
2
|
|
田徑類、球類
|
2
|
2
|
|
綜合實踐活動
|
研究性學習
|
必修
|
3
|
3
|
|
必修
|
3
|
3
|
|
社區(qū)服務(wù)
|
5個工作日以上
|
1
|
|
社會實踐
|
參加1周社會實踐
|
2
|
|
校本課程
|
|
校本課程(選修Ⅱ)
|
2
|
|
*2
|
周學時總數(shù)
|
35
|
35
|
學年學分
|
必修
|
71分
|
選修Ⅱ
|
2分
|
合計
|
73分
|
|
|
|
|
|
|
|
|
|
|
|
|
|
說明:1、體育選修模塊由教研組進一步細化報教務(wù)處。
2、高一下學期每位學生必須選修一個校本課程模塊(36學時)或兩個校本課程專題(每個專題18學時,2個專題合1個模塊),在選修Ⅱ獲得2個學分。
2、高二年級課程開設(shè)計劃
學習領(lǐng)域
|
學科
|
上學期
|
周 學 時
|
必修學 分
|
選修學分
|
下學期
|
周 學 時
|
必修學分
|
選修學分
|
|
第五學段
|
第六學段
|
第七學段
|
第八學段
|
|
語言與 文學
|
語文
|
必修5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
4
|
2
|
2
|
中外傳記作品選讀
|
寫作基礎(chǔ)
|
4
|
|
4
|
|
英語
|
必修5
|
選修6
|
4
|
2
|
2
|
選修7
|
選修8
|
4
|
|
4
|
|
數(shù)學
|
數(shù)學
|
文
|
必修5
|
選修1-1(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shù)及應(yīng)用)
|
4
|
2
|
2
|
選修1-2
|
選修 3-1數(shù)學史選講
|
4
|
|
3
|
|
理
|
必修5
|
選修2-1(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
4
|
2
|
2
|
選修2-2
|
選修2-3、
|
4
|
|
4
|
|
人文與 社會
|
政治
|
文
|
思想政治3
|
思想政治4
|
4
|
4
|
|
國家和國際組織
|
復習
|
4
|
|
2
|
|
理
|
思想政治3
|
思想政治4
|
4
|
4
|
|
|
|
|
|
|
|
歷史
|
文
|
必修3
|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4
|
2
|
2
|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復習
|
4
|
|
2
|
|
理
|
必修3
|
必修3
|
2
|
2
|
|
|
|
|
|
|
|
地理
|
文
|
必修3
|
海洋地理
|
4
|
2
|
2
|
環(huán)境保護
|
復習
|
4
|
|
2
|
|
理
|
必修3
|
必修3
|
2
|
2
|
|
|
|
|
|
|
|
科學
|
物理
|
文
|
選修1-1
|
選修1-1
|
2
|
2
|
|
|
|
|
|
|
|
理
|
選修3-1
|
選修3-2
|
4
|
2
|
2
|
選修3-4
|
選修3-5
|
4
|
|
4
|
|
化學
|
文
|
化學與生活
|
化學與生活
|
2
|
2
|
|
|
|
|
|
|
|
理
|
化學反應(yīng)原理
|
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
4
|
2
|
2
|
有機化學基礎(chǔ)
|
復習
|
4
|
|
2
|
|
生物
|
文
|
必修3
|
必修3
|
2
|
2
|
|
|
|
|
|
|
|
理
|
必修3
|
必修3
|
2
|
2
|
|
選修3
|
復習
|
4
|
|
2
|
|
技術(shù)
|
信息技術(shù)
|
|
|
|
|
|
|
通用技術(shù)
|
|
必修:技術(shù)與設(shè)計Ⅱ
|
2
|
2
|
|
|
藝術(shù)
|
音樂
|
|
必選:歌唱
|
1
|
1
|
|
|
美術(shù)
|
|
繪畫、雕塑、設(shè)計、工藝
(必選1個模塊)
|
1
|
1
|
|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
|
田徑類、球類
|
2
|
2
|
|
田徑類、球類
|
2
|
2
|
|
|
綜合實踐 活動
|
研究性學習
|
必修
|
1+2
|
3
|
|
必修
|
3
|
3
|
|
|
社區(qū)服務(wù)
|
5個工作日以上
|
1
|
|
|
社會實踐
|
參加1周社會實踐
|
2
|
|
|
校本課程
|
校本課程(選修Ⅱ)
|
2
|
|
*2
|
校本課程(選修Ⅱ)
|
2
|
|
*2
|
周學時總數(shù)
|
35
|
35
|
|
學年學分
|
必修
|
37分
|
選修Ⅰ
|
27分/文
|
選修Ⅱ
|
4分
|
|
30分/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明:1、高二上學期研究性學習每周安排1+2學時表示為1課時為正常排課,另2兩課時為學生進行考察、訪問、上網(wǎng)和圖書館查資料等活動,未計入周學時總數(shù)。
2、選修Ⅱ模塊的學科由教研組在新學期/學年開始前確定報教務(wù)處。
3、高三年級課程開設(shè)計劃
學習 領(lǐng)域
|
學科
|
上學期
|
周 學 時
|
必修學分
|
選修學分
|
下學期
|
周 學 時
|
必修學分
|
選修學分
|
第九學段
|
第十學段
|
第十一學段
|
第十二學段
|
語言與 文學
|
語文
|
中國小說欣賞
|
復習
|
4
|
|
2
|
高考總復習
|
6
|
|
|
英語
|
復習
|
復習
|
4
|
|
|
|
6
|
|
|
數(shù)學
|
數(shù)學
|
文
|
選修3-4
|
復習
|
4
|
|
1
|
|
6
|
|
|
|
理
|
選修3-1
|
選修4-2
|
4
|
|
4
|
|
選修3-4
|
選修4-4
|
|
人文與 社會
|
政治
|
文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歷史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地理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科學
|
物理
|
理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化學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生物
|
復習
|
復習
|
5
|
|
|
5
|
|
|
|
技術(shù)
|
信息技術(shù)
|
|
|
|
通用技術(shù)
|
|
|
|
藝術(shù)
|
音樂
|
|
|
|
美術(shù)
|
|
|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
|
7個系列中至少選4個系列,每個系列可選若干模塊。
|
2
|
2
|
|
7個系列中至少選4個系列,每個系列可選若干模塊。
|
2
|
1
|
|
綜合實踐活動
|
研究性學習
|
必修
|
|
3
|
3
|
|
|
|
|
社區(qū)服務(wù)
|
|
|
|
社會實踐
|
參加1周社會實踐
|
2
|
|
|
|
|
選修Ⅱ(校本課程)
|
|
周學時總數(shù)
|
32
|
|
|
|
學年學分
|
必修
|
8分
|
選修Ⅰ
|
6分/理
|
選修Ⅱ
|
|
3分/文
|
|
|
|
|
|
|
|
|
|
|
|
|
|
|
|
|
|
|
說明: 1、上學期數(shù)學第一學段文、理在選修系列3中選開1個和2個專題,第二學段理科數(shù)學選開2個專題,文科數(shù)學可轉(zhuǎn)入總復習。
2、未注明具體選修模塊的學科由教研組在新學年開始前確定報教務(wù)處。
4、高中三年的學分分配
總學分 目標
|
必修學分(116分)
|
選修學分(22分以上)
|
選修Ⅰ(22學分以上)
|
選修Ⅱ(6學分以上)
|
學年
|
高一年
|
高二年
|
高三年
|
高一年
|
高二年
|
高三年
|
高一年
|
高二年
|
高三年
|
學分
|
73
|
35
|
8
|
|
27(文)
30(理)
|
3(文)
6(理)
|
2
|
4
|
0
|
課程 價值
|
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要求
|
滿足學生在共同基礎(chǔ)上的發(fā)展差異
|
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
|
1、 學生高中畢業(yè)需獲得144學分以上,其中: 必修學分116分;選修學分28分以上(選修Ⅰ22學分以上,選修Ⅱ6學分以上)
2、 取得畢業(yè)學分后,根據(jù)學生參加高考的要求再選修40~60學分,達到總數(shù)180學分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