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慣養(yǎng)成為前提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班主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行為涵養(yǎng)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工作期間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學生面前既不嚴苛,又不放誕,師生平等相待。 2.班委培養(yǎng)是動力 班委,在學生心目中可是個不小的"官",它無疑代表信任、能力、權力和榮譽。所以每一屆從軍訓開始他就物色做事認真負責并具有積極性的同學重點培養(yǎng)。逐步形成以班長為核心的集體管理又分工明確的班干部團隊,主要負責班級紀律衛(wèi)生等日常事務的管理,同時他們又肩負良好班風的帶頭作用。為了更好地指導班委工作,他還建立了班級工作例會制度,每周召開一次例會總結上周班級情況。這樣即便于班主任及時了解班級狀況調(diào)整工作策略,又可以及時給予班委工作的指導,調(diào)動班委的工作積極性。在班委的助力推動下逐步形成有品德有紀律有文化的良好氛圍。 3.文化建設造氛圍 “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中考的高度”由語文老師推薦書目,并精心營造班級圖書角,制定詳細的借閱規(guī)章,專人負責每周閱讀量的登記。指導林堉同學在“我和我的祖國--小小朗讀者”省賽中榮獲銀獎。還邀請請英語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委、科代表與同學們進行口語訓練,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而促進了老師上課的教學的互動。
看著一群有思想、有活力的孩子們長大,是她的榮幸;看著他們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時的喜悅,她覺得十分滿足;這就是她,永遠沉浸在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中,感受著他們帶來的快樂與煩惱。她每天兩點一線,學校和家就是她活動的范圍,每天早出晚歸,樂此不疲。她一直沒有自信當好班主任,所以每天跟頭牛似的埋頭的干,遇到問題多處請教,說句實話德育工作太難了,難在它長期性和隱性,難在它常常不被重視,難在其方法無創(chuàng)意,難在它能否真的讓孩子入腦入心銘記終生。大道理要講,小道理要談。但是往往單純的講道理是很難真真讓他們領會的,解決思想問題、行為習慣問題等,要靠不斷的實踐,靠養(yǎng)成教育,靠引導進而內(nèi)化為孩子的品格和品質(zhì)。但是她不失時機,總是很注重思想教育,一直以來堅持上好每節(jié)班會課,常常給他們看些勵志的視頻、感恩的視頻、強國視頻,安全視頻、理性對待事與人,樹立孩子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她明白細微之處見精神。她想,影響孩子的除了知識,更有道德與文化,在人的一生中,到最后能想起來的才是最珍貴的!所以班會時她還會使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特別要注重孩子們的參與與經(jīng)歷即真實感受以增強吸引力與感染力。總之她要做孩子們?nèi)松非蟮囊I者,實踐體驗的組織者,健康成長的服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