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杰同學是一個好動、散漫、脾氣暴躁的男生,這位看似貌不驚人的學生,卻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個大難題。剛開學幾天,我就收到多方投訴,打人,罵人,臭腳脫鞋,上課看網(wǎng)絡小說,不服從老師管教……他幾乎每天都在到處點火,而我每天都在滅火,搞得我一肚子火。有一次,又有學生告狀他不給組長檢查作業(yè)還辱罵組長,我找他談話,耐著性子問他怎么回事,他一句話也不回,我提高了音量再問,他憋得臉色通紅,額頭冒汗,滿臉不服,兩手攥拳,這下我火大了,當眾訓斥了他幾句。中午他爸爸就氣沖沖地領著孩子來辦公室找我,質問我為何當眾羞辱孩子。我心平氣和地找來幾位和他有過節(jié)的學生,讓他們講述他們之前發(fā)生的事情,基本都是他多疑引起的誤會,又把脾氣爆發(fā)到他們身上。他父親聽了才啞口無言,這時我心平氣和地跟他父親講述了事情原委,并為自己的一時口不擇言而道歉,最后我們握手言和。
在中學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課,身為他們班主任,學生一般不敢睡覺,他卻旁若無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覺,這成何體統(tǒng),當時我心里非常氣憤,但怕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所以我就沒在班上批評他,直到下課后我讓他到辦公室里來,雖然心中充滿怒火,但我還是沒有嚴厲他批評他,因為我了解到像他這一類的學生脾氣比較暴躁,說得過重反而適得其反。我問他今天是否身體不舒服還是其他原因要這樣做,并談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與人應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態(tài)度不是很強硬。
談心、聊天,這是做學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級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的一些特點,例如他渴望友情,渴望關注,勞動很積極等。于是我積極走進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世界,從全方位對他關心,并積極引導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路上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生病時我主動關心他。久而久之,他也逐漸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好”,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有了質的變化。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yè)不僅工整也能按時上交,各科測試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師都夸獎起他。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最容易親近的人。學生有被認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們在意家長對他們的看法,在意同學之間的評論,更在意自己閃光點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認可。至今我仍深深記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師說過的一句話“表揚要點名,批評不點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才能進行互動式的交流與溝通。
|